生如白驹,浮生须臾,有室一方,清欢如梦。抛开尘世的喧嚣,逃离奢华的迷雾,防范贪婪的陷阱,放空浮躁的心灵,这是多少闹市中人心底的奢想。
众人皆以为处江湖之远则谓之养心,谁能料,竟有人执意剑走偏锋,于繁华都市的高档写字楼中营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。
闹中取静,大隐于市,打开电梯门的那一瞬,空灵感迎面袭来,仿佛置入人间胜地。
推开厚重的木门,一个全新的高端养生机构就这般赤条条地呈现在众人眼前。
纯色素白的墙体,古朴无华的水泥地,以最原始的姿态,引领每一位客人去感受其中的与众不同。守住繁华闹市里的宁静,享受孤独却自在的欢愉。
青山映窗,流水淙淙,足以隔断与尘世功名利禄相关的千丝万缕,享受远离喧嚣的一隅安宁。
南朝陶弘景在庭中植松,以招松风;北宋苏轼在院中载竹,以听玲琅;明人文徵明在园中置藤,以观沧古。院中草木,原是自然间最平常之物,却因文人赋予的品格,显得清贵无华。
深入脉迪古方,很难不被某一隅内含深意的景致吸引。
枝叶纷披的青松,映衬在灯池造就的白月光下,呈现出一派“明月松间照”的自然之趣;清澈见底的一洼水塘,一股清流缓缓滴下,荡起层层涟漪,端做出一副“清泉石上流”的活泼之趣。
一柱一槛,一松一竹,仿佛自然中的一切都被搬了进来,每个不言而喻的细节,都渗透着别致的风雅情韵。
沉稳素简如同淡墨山水画的“一”字,往往最吸引众人的驻足。
有人说,此“一”谓之“第一”;有人说,此“一”谓之“一个秘方”;有人说,此“一”谓之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;有人说,此“一”谓之“天人合一”;还有人说,此“一”谓之“一生用心做好一件事”……
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吧,来到这里的每个人,都在心中默默地诠释着自己对于此等修业的理解。
曲径通幽,鹅黄微光通体贯穿其间,在光影交错中,以人体阴阳五行为划分的房门,使虚无与真实于开合间交叠重逢,唤醒众人内心最真切的渴望。
置身其中,浮躁之性恍若遁入自然之境,远离尘嚣,心游万仞。
脉迪古方将东方美学转化为自己独特的修业语言,让众人在宁静平衡的修业中,享受自然元素与古朴风格融合的空灵设计;在行云流水的惬意中,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,仿若净化身心的丝丝禅意涌动心间。
在这座集聚城市财富的写字楼里,凝结着千千万万的抱负和雄心。
琼楼环绕,脉迪古方营造出隔空对话的悠远禅意,以胸怀天下的浩然之气,享受来自都市霓虹的照耀,于方寸间,任才情肆意挥洒。
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曾提及:“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,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;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”
每天穿梭在繁华都市或行走在行业之巅,疲倦已然成为了事业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线,许多烦恼无法与亲密的人言说。
这是游离于家庭与职场的第三修业,哪怕只是在此静坐沉思,都可以感悟到温暖与慰藉的力量。
身处如此静谧的氛围之中,在喧嚣与宁静间自由切换,焚香听音,读书烹茶,泼墨会友,拥有一小段属于自己的休憩时光,卸下生活琐屑,倾听鸟语,品味花香,让终日奔波不安的灵魂,得到诗意的栖居。
-
上一篇: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下一篇:请把人生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